<table id="wvwry"><strike id="wvwry"><ol id="wvwry"></ol></strike></table>
  • <table id="wvwry"></table>
  • <big id="wvwry"></big>
      1. 您現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新聞
        新聞中心
        五常大米的歷史,你知道多少?
        2021-03-15

        都說東北大米好吃,其中的佼佼者五常大米,更是被稱為中國最好吃的大米,但是關于五常大米的小歷史,知道的人比較少。如果說東北開始種植大米是韓國人的功勞,五常大米這么好吃,其實和日本大米也有親族關系。

        整個東北以前就沒有大米,沒有水稻,有也不會種植。1845年有一群韓國的移民,其實不能叫移民,就是難民,逃荒來到了我國的東北部,跑到遼寧的丹東,發現這里地大物博,于是乎想在這兒生活,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?當地人很排斥這幫韓國的難民,沒有人愿意把好的田地分給他們,所以這些韓國人只能跑到那些邊邊角角的草地、水洼地、犄角旮旯開始種水稻,雖然是種上了,但是收成一直都不咋地,一年也收不了幾粒兒大米,熬個粥喝都不夠。直到1875年,有個姓金的韓國人在遼寧恒仁縣,歷盡千辛萬苦把水稻種成了,畝產竟然達到了300來斤,從這開始,東北才算是有產量化的大米。

        1888年五常沙河子村才開始有人種水稻,1890年丹東鳳城有個姓張的地主,雇了12個韓國人開始種水稻,1895年,有一個韓國人叫申有景,這伙計從日本北海道帶回了一個叫赤毛的水稻品種,在牡丹江磨刀石鎮種植成功,因為赤毛這個品種,非常適合咱們東北的氣候,在以后的歲月里,絕大多數東北的水稻都有這個赤毛的基因,這個赤毛也就是我們國內稱為京引62的水稻品種,在赤毛的基礎上繼續培優,后來又出現了坊主系列的水稻,坊主系列與愛國系列水稻進一步的培優雜交后,便產生了合江系列水稻,也就是稻花香的“祖先”。

        田永太就是1845年跟隨父母從韓國逃荒進入中國東北部的,當年他才6歲,30歲時1969年他開始從事水稻培育,2000年一次偶然的發現,讓他培育出了稻花香2號,從這兒開始,五常大米才開始立得住人設,因為在北方,當時種植的都是圓粒米,長粒米就不常見,況且這個稻花香2號是個外香型的大米,所謂的外香型,就是無需煮熟也會散發出香味,據說當時稻田旁的馬路上都能聞到稻花香散發的米香。




        稻花香就是這樣從中國大米與日本大米中一步步雜交培育而來的,根據我國東北的氣候環境,才能種植出如此優秀的大米,一點也不輸他的“祖先”。想要品嘗到正宗的五常稻花香,歡迎關注三兩毛糧,我們用心做大米,三代傳承水稻種植,只為給大家帶來更好吃的大米。


        五常市紅旗滿族鄉東林村

        003.jpg

        電話:136-5457-6668
       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_极品美乳无码一区_卡1卡2卡3麻豆精品_国产精品开放90后亚洲

        <table id="wvwry"><strike id="wvwry"><ol id="wvwry"></ol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2. <table id="wvwry"></table>
      3. <big id="wvwry"></big>